中国古老艺术的“活化石”——傩面具的发展与历史沿革 - 雕刻作品 - 中华产品网

中国古老艺术的“活化石”——傩面具的发展与历史沿革
2016-07-28 23:00:44   来源:中华产品网    今日浏量:

中国古老艺术的“活化石”——傩面具的发展与历史沿革
中国古老艺术的“活化石”——傩面具的发展与历史沿革
 
傩面具,又称为脸子或脸壳子,是汉族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常以杨木、柳木和樟木等木材制作傩面,因为杨木质轻且不易开裂,柳木则被认为有辟邪之效,樟木能防虫兼有有纳财寓意。江西萍乡傩文化积淀颇深,其历史悠久,面具种类繁多,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字“傩”,由“人”字和“难”字组成,即人遇到困难。《说文解字》中记载:“见鬼惊骇,其词曰傩。”字面意思可理解为,人遇到困难,请神来帮忙。另,《论语》中记载,“口作傩傩之声,以驱疫鬼也。”这就是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的傩仪:即在原始时代,人们把疾病死亡等各种可怕的事情归结为“鬼”、“怪”作祟。为惊吓、驱逐恶魔,人们戴起相貌凶恶的面具,口中高呼“傩(nuó)傩”的声音,扮演着“傩神”,以惊吓驱逐鬼怪的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

傩仪是一种巫术活动,在数千年的历史行程中,历经了复杂的演变。从早期逐除瘟疫鬼神的单一功能到现代的禳鬼(逐除仪式) 和酬神(祈求仪式) 两个方面。傩仪也历经商周到两汉时期,从民间走向宫廷。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神圣傩仪中逐渐渗入了娱人的成分,宫廷傩仪犹如演出不再神秘,民间傩仪也开始打破方相氏和十二兽的固定程式, 将一些民众所熟悉的青龙、白虎及佛教金刚、力士等护法神请进傩堂。到了华夏文明登峰造极的赵宋时代,随着各种具有浓厚人文意识的艺术形式的(如说唱文学、绘画、戏曲等) 蓬勃兴起,为摊仪宗教色彩的淡化创造了一个新的文化氛围。傩仪表现形态由舞蹈向戏剧转变。其表演已具有一定故事情节,出现钟馗、小妹、判官等角色。金刚、力士等佛教护法神不再主司法事,取而代之的是一群流传于民间传说而归附于道教门下的神灵。此时的傩仪传递着劳作一年的人们,驱逐疫鬼,祈福平安幸福的心愿,敬畏神灵同时,也乐乐自己。今日傩堂鬼神多以宋代神系为基础演化发展而来。
 
此外,从宋代开始,傩仪也形成了中原发源地由北向南地域性迁移发展。随着幻面逐疫逐渐在中原没落,却在广西、江西、安徽、湖南、四川等地盛行起来,并和当地宗教文化结合,得意继续蔓延,同时也给各地宗教带来了面具和戏剧表演新形式。元明清时期,随着封建王朝的开疆拓土,形成了多民族聚居,汉族向东西部迁徙的现象。此过程也是傩仪向西南各省输入的时期。而各民族、地域之间的傩仪除了交叉相融,也保留了各自的特点。
 
现代的傩戏,又称傩舞,是多地地方戏曲之一,一种宗教和艺术的结合体,通常用反复、大幅度的程式舞蹈动作表演。傩仪远古神秘的宗教色彩也淡化成一种民间习俗,寓意驱鬼避邪,祈福佑吉、除病灭灾、镇宅、求子,多在正月初一到元宵节或固定的节日演出。流行于江西、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
 
俗话说,无面不成傩,无论是傩仪、傩舞或者傩戏,傩面具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傩面具,又称为脸子或脸壳子,材质也从史前的石质到青铜,再到杨柳木、樟木等木材。杨木质轻又不易开裂,而柳木民间认为可以辟邪,樟木防虫,并有纳财的寓意,所以这些材料是傩面具常用材质。贵州傩堂戏、云南关索戏、藏族的“羌姆”跳神以及安徽贵池傩戏都有其地域特色的傩面具。而江西萍乡傩在圈里一直占有不可或缺的尊席。
 
萍乡傩历史悠久,面具种类繁多,流传广泛,至今,傩面具、傩舞、傩轿“三宝”俱全。境内更是“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庙”。据文献记载,萍乡傩面具可追溯到距今三四千年的商周时期。浸染着历史的印记,萍乡傩面具的不同样式,着色及雕刻技艺靠家族代代相传得以延续。2011年11月,萍乡排上镇的陈全富、麻山镇的赖明德和腊市镇的彭国龙3名傩面具雕刻艺人被评为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而此前,陈全富的父亲,陈团发就是萍乡有名的傩面具雕刻艺人,也是中国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陈氏傩面具雕刻是清代乾隆年间从湖南传入。陈氏家族,祖上陈法云在清朝乾隆年间便接触傩面具雕刻,产生陈氏第一代傩技艺传承人。后代代相传至陈全富,已是陈氏第八代传承人。陈全富, 1974年出生,继承了祖宗世代相传的传统傩面具雕刻技艺,1988年是从其父陈团发学习钻研傩面具雕刻。目前,能熟练撑握排上毛园福崇庵的傩仪、傩面具雕刻、傩舞和傩药等傩文化技艺,是湘东区傩文化人领域中重要的非遗传承人。除了平时的雕刻演出,陈全富也担当着交流推广萍乡傩文化的使命。
 
陈氏傩面具是由明代军傩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中主神是唐、葛、周三大将军。外型继承了明代军傩粗犷大气的艺术风格,所雕面具神情古朴,手法夸张,用材讲究,以香樟木镂空雕刻,然后,以金、红、黄、黑、白五色油漆漆成。目前,陈全富能独立完成3堂(坐神、耍神、行神)390个传统的傩面具雕刻。其傩面面部表情重于实感。鼓眼瞪睛,眉毛上扬,粗壮有力,凶神恶煞,冠嵌圆髻,胡须三咎。
 
傩面具的雕刻也充满了宗教色彩,面具都是严格按照祖传傩神谱雕刻而成,傩神谱一般秘不示人,要看的话得提前三天净身、净口、净心。雕刻完,还需以三牲酒礼举行开光仪式打醮,这些雕刻过的木头便成了超越自然属性的神。而傩面具也不是一般的道具,请“神”出“洞”有很严格的出傩仪式,要完成鸣炮、擂鼓、上香、宰牲、烧纸、唱请神词等程序方可请出傩面具。雕刻过程主要有以下步骤:
 
1.选木料,陈氏傩面具一般选用山顶或水边樟木为原料,多为头年砍下,带皮自然风干。直径25cm到80cm不等。
2.确定面具的尺寸大小。人的头部大小不一,一般应以长约40厘米、宽约30厘米为好。
3.制作面具毛坯。截取一段40厘米长的原木,剥去树皮,顺纹一剖为二,成为两个面具的坯。
4.制作面具粗坯。采取一据三加工的程序,然后量好头盔和面部的比例以及五官的位置,即在剥皮一面居中竖弹墨线,以此线为基准,标出盔线、嘴线,先脸后盔。再按艺人的想象用斧子削劈成嘴、鼻子的脸面粗坯,雕刻出面具雏形后,晾3至5天。
5.制作面具细节。即对面具精雕细刻,以浅浮雕、镂空雕及透雕相结合,根据神灵个性特点,塑造出不同角色的表情和神态。
6.打磨处理。将面具用砂纸或砂轮机打磨光洁。
7.上彩装饰。根据角色性格和民间传说将完成的造型着色成为木质彩绘形象。再用光油上光,装上饰物。
8.装傩药。制作时,面具的头顶后会凿刻一个小方洞,放入傩药,以油膏密封。再用鸡血涂抹面具,给额头和眼睛“开光”后,面具才成为有生命力的神灵。
 
陈全富目前有八名徒弟。他在交给徒弟们雕刻技艺的同时也不忘给他们讲述傩面具的特点、背景、寓意,加深他们对傩文化的了解,从而更好的保护传承傩面具雕刻这一古老的技艺。他同时还在镇上的小学担任傩舞指导教师,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守护这份古老艺术。然而,傩面具手工雕刻技术难度大,不仅费工费时,其收入还难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所以年轻人不愿意学。虽然有一些徒弟,但都没有当做正业,多是业余时间做,为了生计,平时主要还是打工或种田。加上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以及城市化进程,傩舞、傩戏、傩面具这种传统文化似乎很土很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这也导致这些民俗艺术逐渐在人们视野中消逝。面对祖上七代留下的傩面具,以及传承保护傩面具的责任和义务,陈全富很无奈。
 
为了保护传承傩面具这一古老艺术的“活化石”,由文化部发起,中央美术学院承办的“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在中央美术学院展开。陈全富代表傩面具艺术传承人受邀参加。培训期间,学校精心为学员开设从艺术理论到艺术欣赏等课程。萧立教授作为指导教授,特意安排了傩面现场交流会,并邀请国际木文化学会一同参加。  
 
通过美院学生协助制作的傩面背景知识介绍,陈氏傩面视频赏析以及相关问答,使得所有参与者对傩面有了初步认识。寡言少语、带有浓厚萍乡口音的陈全富戴上面具,拿起道具,现场跳上一段傩舞,博众喝彩。
 
目前傩面具传承还面临种种困难,如陈全富这样的传承人,生活依然拮据,家庭生计主要靠务农所得来维持,闲暇时间才能进行傩面具雕刻,以及走进小学校园做傩面推广和参与其他民俗活动。生活的艰辛使他们对文化的传承信心不足。中央美术学院萧立教授和国际木文化学会苏金玲秘书长都鼓励他不要放弃。困境中要思变,要不断学习提高技艺,扩大视野丰富自身,挖掘傩文化内涵创作与现代生活有结合点的好作品,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傩文化” 是近年学术界提出的一个概念, 参见向立瑶“ 傩文化色议” , 载于《傩戏论文选》,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郭净.试论傩仪的历史演变[J].思想战线,1989(1):74-80.
③邓思曾.江西南丰傩面具艺术符号在现代旅游纪念品中的开发与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5.
④曾澜.江西傩戏汉族族群文化的表征[J].江西社会科学,2013(8):251-256.
⑤谢琼梅.萍乡傩面具纹样研究[J].萍乡学院学报,2015(2):43-46.
 
文字:胡小霞/王鑫焱
编辑:胡小霞
摄影:周发强
感谢中央美院萧立教授提供傩面具文化交流的机会。
 
 

相关热词搜索:古老艺术 活化石 傩面具

上一篇:桂林市工艺美术大师张利铭:《袖里乾坤》雕出高雅
下一篇:广西民间工艺大师唐江峰:神秘傩面具到南宁哦